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工作动态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工作动态 >

用热血唱响生命之歌

发表时间::2008-11-06 阅读次数:作者: 来源:

核心提示

 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,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,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。无偿献血,既保证了医疗临床安全用血的需要,同时也体现“服务他人,奉献社会”的志愿者精神。随着安全合格的血液成为我市临床供血主流,安庆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于 2008 年元月 15 日应运而生。

  这支队伍以自愿、业余、无偿为行动特点,热心公益事业,社区、厂矿、街道甚至郊区等地时常活跃着他们的身影。短短 10 个月间,他们由成立之初的 29 人迅速发展至 46 人,有力地保证了无偿献血活动的一次次成功举办,如“红十字日”、“献血者日”、“《献血法》颁布实施纪念日”等;在夏季“闹血荒”期间,志愿者们更是踊跃报名,定期走向流动献血车、走进爱心献血屋,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、动员和服务,为缓解全市血源紧张做出一份贡献。

  他们来自何方?为何愿做志愿者?近日,记者走近他们身边,聆听了这群志愿者们“背后”的故事。

献血“第一人”“晕针”后撑着完成“任务”

  濮建民,今年 57 岁,安庆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, ATG 公司职工, 2008 年度“安庆市文明市民”。他自 1992 年开始无偿献血,至今已献血 2.3 万毫升,成为我市无偿献血“第一人”。

  濮建民由于其家离厂办医院近,看多了因生病、受伤而失血的场面,喜欢钻研医书的他深谙血液对人生命的重要。 1992 年,年届 40 岁的濮建民准备献血 400 毫升,孰料刚刚捐到 200 毫升时,就感到嘴发干、头发晕、耳朵嗡嗡作响。原来,他有“晕针”的毛病,但他仍硬撑着坚持完成了一半“任务”。

  自从那次献血后,濮建民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, 200 毫升、 400 毫升、成分献血……尽管针管变粗了,每次抽针的次数越来越多(成分献血一般一次要抽三针),但他从不间断,“ 15 年的献血之路,我觉得是爱心与勇气支撑着我走到现在。”濮建民说,他就是一个简单而认真的人,认准的事情谁也甭想改变。的确,第一次献血后,濮建民就想方设法询问到他的血用于何方;有人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,他就以亲身经历验证。他告诉记者,献血对人体并无害处,他在一次成分献血后曾测过血小板基数,结果血小板基数献血后比献血前还要多,因为肝脏应急会分泌更多血小板。

  现在,对于社会上有人认为他们这些志愿者是血饱了撑的,想出风头的说法,濮建民感到既心酸又无奈:血液,挽救了多少生命垂危的患者,使多少家庭重新燃起希望,献血不是作秀,而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礼赞。“ 55 岁是献血的年龄上限,虽然我已有近两年没有献血了,但只要社会有急需,我会坚持做下去,同时,我还会将我的满腔热情全部投入到志愿者服务之中。” 84k 安庆红十字中心血站

  据悉,为了更好地将无偿献血的理念宣传至千家万户,濮建民和其他志愿者们正致力于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,他们既充当无偿献血的践行者,又做一名献血工作的宣传员和献血员的招募者。

一次献血挽救他人生命

  一次机缘巧合,让汪锡梅的血液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。此后,每当她想起,她献出的血可以救活一位濒于死亡的生命时,就有一种幸福感。既然献血能救人一命,又无损身体,何乐而不为呢?

  汪锡梅,中国人寿保险安庆分公司员工。 90 年代初,当她在外地游玩时,突闻一个朋友的亲戚被铁管割破颈动脉而致大出血,当地动用一个连的消防官兵仍无法供齐血液。于是,汪锡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医院验血,结果就是如此凑巧,正是由于她的热血,将这个 26 岁的小伙子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。

  回安庆后,这件事给她的触动很深,不久,汪锡梅便瞒着家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献血之旅。直到 2005 年,家人从当地新闻媒体中得知,汪锡梅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,这时才完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。

  今年 37 岁的个体户高甄也有类似的经历。 1990 年,高甄在上海打工时,车间有个师傅被机器铰断手,失血过多,生命危在旦夕。经验证,高甄的血型正好与之匹配,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胳膊。结果师傅获救了,高甄也感到振奋。此后,他辗转上海、青岛、淄博、杭州、东莞、安庆,这几座城市也流淌着他的血液。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,这就是我献血的初衷。”高甄表示,现在即使生意再忙,他也会坚持每月抽出时间到血站机采成分血。迄今为止,他已发动妻子和十几位朋友一齐献血,自己还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中,以期用实际行动和优质服务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无偿献血。

丈夫献血带领妻子走入志愿队

  秦国华、鲁松旺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中的唯一一对夫妻。起初,妻子秦国华为了丈夫鲁松旺的身体健康,死活不同意丈夫献血。然而,鲁松旺年复一年、日复一日地对她耳濡目染,秦国华最终走进了献血者的队伍了。如今,秦国华反倒比丈夫还积极,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服务队。仅今年 9 月份一个月,她的服务时间就超过了 100 个小时。

  秦国华的志愿服务是最亲切的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亲切随和的人,也遇到过诸多尴尬与误解。“你们不就是血贩子!”“血头!”“什么志愿者证件,造假还不容易!”秦国华告诉记者,在从事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时,她们不止一次地遭遇冷眼甚至辱骂。但她一想到自己对丈夫也曾有过的刁难和误解,心里就慢慢放宽,“既然你不懂,我就说到你懂!”现在,只要服务队有活动,秦国华便踊跃参加。她明显感觉到,自从志愿者们有了服务队这个“大家”后,献血量较以往有了大大提升。

家庭总动员众人拾柴火焰高

  一提无偿献血,李勇便满身热情:献血,就自己而言,意味着奉献;就他人来说,意味着新生,就社会来说,意味着关爱和力量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这句话常常被他挂在口上。

  李勇向记者回忆道:几年前的一个正月初八,市中心血站急需 B 型血小板救治患者,他觉得救命要紧,就携爱人( O 型血)一起匆匆赶往。谁知到血站后,令他万分意外的是,他的姐姐、外甥已经撸起了袖管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,不约而同地说:“怎么这么巧!”血站工作人员也啧啧称奇,连连称赞他们一家子觉悟高,解决了血站的血荒。

  “我们家作风一直都很开明,因为大家都觉得将自己的血液注入到有需要的人的体内,不仅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实现,更尽到了一个普通公民的义务。”李勇笑称。

  目前,他参加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,也是为了把自己所懂得的献血知识传递给他人,让社会处处充满爱,让彼此成为友爱、互助、共同进步的“一家人”。

相关链接

  目前,我市临床用血量城区每年近 5 吨,包括七县一市年需求近 7 吨,需 3 万多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方能满足需求。

  然而,我市临床用血应急机制不够健全,应对突发自然灾害、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临床用血量成倍增加的应急能力不足。全市采供血机构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季节性供血缺口现象。因此,要建立起一支 5000 人左右的固定献血应急队伍,不仅有赖于党和政府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大专院校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,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,依靠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。

  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献血办的左敏善主任告诉记者,该血站在建站初期曾是全省四大血站之一(合肥、芜湖、蚌埠和安庆),而今排名已在省内降至末位。为保证采供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,安庆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应运而生。这支队伍是继马鞍山之后的全省第二家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。它虽然是独立的民间组织,但制度规范较为完善,并且通过 10 个月时间的实战积累,已逐步使更多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无偿献血的知识,在社会上掀起了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。他们是献血者,是服务人员,也是招募人员,通过他们,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真正深入人心,家喻户晓。

记者手记

 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

  热血爱心路上,我市涌现了一大批“铁杆”无偿献血者。姊妹花王莘与王茹、开朗大方的严云、单纯而热情的赵俊清……他们的身影为安庆构筑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,也为社会和谐谱就了一曲最美妙动人的乐章。

  为了让献血者感受到优质的服务,消除对献血的恐惧和不安,志愿者们用亲身经历,告诉他们初次献血的感受、疑惑、献血后容易忽视的问题。这样的聊天拉近了与献血者的距离,让献血者仿佛遇到了老朋友。

  其实,和平年代,有多少机会能够让人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?但是,正是这些彼此素昧平生的人,通过伸出手臂、拉近距离搭建起了生命的长城。我想,当志愿者的目的应该就是让爱延续。生命因奉献而美丽。

  本版照片由濮建民提供


安庆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部分队员合照 

上一篇:市人大对我市贯彻实施《献血法》调研 下一篇:我以我血 献爱心